- 
                                
                                    震荡整理阶段,防守为主今日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其中创业板指数跌幅超2%。两市成交额超2.3万亿,较昨日缩量逾千亿。 ...2025-10-31
- 
                                
                                    注意缺口支撑!今日三大指数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格局,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跌,上证指数失守4000点大关。两市成交额24217亿,较昨日放量1 ...2025-10-30
- 
                                
                                    4000点站稳,留一半清醒一半醉!今日三大指数全天强势运行,上涨格局明显,上证指数最终站稳4000点,创业板指数涨近3%。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接近2.3万亿, ...2025-10-29
- 
                                
                                    4000点得而复失,后市或还有机会!今日三大指数整体呈现震荡整理走势,最终小幅收跌报收,其中上证指数4000点得而复失。两市成交额超过2.1万亿,昨日缩量近 ...2025-10-28
- 
                                
                                    4000点一步之遥,警惕震荡风险!今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表现强势,其中上证指数逼近4000点。两市成交额达到23401亿,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3659亿。 ...2025-10-27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其中创业板指数跌幅超2%。两市成交额超2.3万亿,较昨日缩量逾千亿。
盘面上,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文化传媒、医疗服务、软件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小金属、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表现来看,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800只,赚钱效应还可以。
消息面,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开启。今年国谈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技术面,各项利好落地之后,市场资金短线也趋于修整,预计指数短线将继续延续整理格局,且今日指数回补缺口,震荡幅度有所加大,短线可继续关注3930以上平台支撑力度。今日指数虽然全天弱势整理但个股活跃度表现尚可,后期策略要轻指数重个股为主。指数整理阶段,建议整体仓位控制在半仓以内,同时适应盘面分化节奏,低吸不追涨且短线思路为主。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创新药领域相关的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和质优标的:
1.创新药逻辑梳理
1.1中国上市创新药及在研管线迅速增加
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药管线研发全球居前,在研创新药数量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中国创新药管线数量为4,804个,仅次于美国的5,268个,体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中国创新药正完成从“技术追赶者”向“技术引领者”的转变,逐渐成为全球创新药研发的重要引擎。
全球在研新兴疗法涵盖基因疗法、细胞疗法、RNA疗法、ADC、双/多抗、核药等前沿技术,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基因疗法、RNA疗法、ADC、双抗等技术路线成为主力,美国占全球新兴疗法管线数量超过40%,在基因/细胞疗法、mRNA、ADC等领域持续领先。中国新兴疗法管线数量大幅增加,其中ADC、双抗、细胞疗法为主要增长点,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兴疗法研发国。
1.2出海进程提速,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增量
中国创新药出海取得了重大成果,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交易数量22个,至2024年,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25.0%,交易数量达到94个,复合增速为33.7%,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1.3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年轻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2024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数量达到 3.1亿,占比高达 22.0%,未来老龄人口比例还将继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深化。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深,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白内障、帕金森症和阿尔梅茨海默症等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将会显著增加。慢性病“年轻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导致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等发病率增加,增加了长期用药需求,上述典型疾病已成为创新药研发的热门管线,为创新药行业带来重要增量市场。本土CPU有望迎接历史性的替代机遇。
2.创新药重点标的
1)恒瑞医药
公司是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药健康企业,致力于在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内分泌治疗药、心血管药及抗感染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公司在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瑞士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公司年内SHR-8068、HRS-5041、HRS-1893、HRS8179、SHR-8068、SHR-2173等多款创新药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7月与GSK签署合作协议,将 HRS-9821 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 11 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 GSK,首付款5亿美元,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 120 亿美元,全年业绩确定性强,在研管线丰富,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2)药明康德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服务范围贯穿从小分子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以及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从产品开发到商业化生产服务、医疗器械测试服务等。公司2025年Q2业绩显著超预期,TIDES业务线延续高增长,科研服务景气度回暖,全年业绩确定性强。产业链高景气,年内多个大额BD落地,研发需求或持续增加,利好公司业绩增长。
3)恩华药业
公司战略定位于中枢神经药物领域市场,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的企业,主要类别包括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为国内医药行业中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的上市企业。公司在研管线丰富,目前共有17 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包括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6项,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2项,完成Ⅲ期临床研究1项,完成Ⅱ期临床研究2项,项目储备充足。
岳志芳,投资顾问,执业登记编号:A0190623100001。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财源滚滚、东方财富、财联社
免责声明:源达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